长阳打造锰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基地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

发表时间:2025-08-29 11:0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李胤)8月28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标志着长阳锰产业从传统低端向高端新材料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该县锰产业“一园四基地”发展布局的加速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8月28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宋劲松 摄)

招大引强促转型,项目高效投产成关键支点

长阳作为全国八大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已探明锰矿储量约5000万吨以上,过去以电解锰为核心的锰产业曾是当地重要工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锰产业“转型”成为关乎其存续发展的必答题,如何突破低端原材料局限、向高端新材料领域迈进,成为长阳亟待解决的发展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打开锰产业转型突破口,长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专业招商团队,主动出击,先后赴15个省市拜访考察25家企业,凭借对锰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诚意,成功吸引全国锰酸锂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长阳。

2024年4月,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签约,同年5月,湖北博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长阳,这也是安徽博石高科在湖北布局的首个生产基地。

为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长阳专门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实行“挂图作战”模式,全程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从开工建设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时7个月,充分展现了“长阳速度”。该项目以电解金属锰为原材料生产四氧化三锰、尖晶石型锰酸锂、磷酸锰铁、镍锰酸锂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广泛运用于生产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装置等新能源电池,契合当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生产线。(李海丹 摄)

从项目整体规划来看,计划投资58.5亿元,拟分三期推进,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8万吨锰基材料的生产能力,预估产值可达百亿元,能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不仅助力长阳打造锰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基地,推动锰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更会显著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助力长阳深度融入宜昌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布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包含年产3万吨四氧化三锰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锰基正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波表示“长阳对锰产业的长远规划、真诚的合作态度、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诚信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促成项目落户于此的重要原因。”他强调,博阳项目是企业完善锰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战略的关键一环,将充分整合长阳锰矿资源与企业研发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一期投产后将尽快启动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持续深化在长阳的产业布局。

补链延链强根基,多举措重塑锰产业价值链

立足自身丰富的锰矿资源禀赋,长阳极具前瞻性地编制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30)》,明确提出构建“一园四基地”发展格局,致力于打造工艺、能耗、环保、效益一流的现代化锰基新材料工业园,建设锰矿采选基地、电解锰清洁生产基地、锰基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锰渣综合利用基地,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科技绿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锰资源价值链条,使长阳锰产业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支点。

龙头企业的落户投产,往往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的投产,便有效激活了长阳锰产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活力。为保障锰产业发展的原料供应,7月17日,长阳成功取得胡家湾— 樟木岩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夯实了产业发展根基。在产业链中游,中锰科技、乐通锰业等电解金属锰加工企业也将与博阳新材料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目前这些企业已累计实施8次重大技改项目,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实现产业链中游与下游高端材料生产的高效衔接。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黄婉蓉 摄)

在绿色发展层面,锰渣综合利用是长阳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据了解,以往锰渣传统处置方式以堆存为主,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带来环境隐患。今年,长阳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成立湖北省云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并启动锰渣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初步完成。长阳科技经信局局长王凤乔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锰渣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量—过程控制 —资源再生’的系统性转变,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这也是长阳锰产业实现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此次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还吸引了宁夏天元锰业集团、广西南方锰业集团等诸多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充分彰显了长阳锰产业发展的吸引力与潜力。活动现场,湖北博阳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多家产业链代表企业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长阳锰产业协同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产业升级启新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的投产,不仅是长阳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更是当地“一园四基地” 发展布局落地见效的重要体现。从过去依赖传统电解锰的产业模式,到如今引入龙头企业、发展高端锰基新能源材料,长阳锰产业实现了从“矿”到“材”的价值跃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集中签约仪式。(黄婉蓉 摄)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锰产业将进一步扩规模、提产能,完善全产业链体系。同时,锰渣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将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行业树立标杆。

区域发展层面,长阳锰产业升级将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配套产业,创造就业,提升经济活力;融入宜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也将助力宜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