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西宁不再为流量焦虑!
你看!8月26日12:50雨刚停,贵C·337××(日产)、赣E·C7D××(奥迪)两辆越野车结伴而来,载着4个客人驶进西宁,他们停在麒麟湾西侧的一个小停车场里,50多岁的驾驶员何先生说,稍作休息,他们下午就去力盟商业街逛逛……这个小小的停车场就这样忙碌着迎接八方来客。今年夏天在此驻留的外地自驾游车辆是往年的两三倍。
在西宁市黄河路东侧,紧邻麒麟湾公园的一处小型临街停车场,正悄然成为外地自驾游客心中的“风水宝地”。这个仅有18个停车泊位的小停车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从今年4月丁香花开时节起,这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挂着外省车牌的房车、越野车和小轿车停靠。车主们支起帐篷、摆上小方桌、点燃酒精炉,洗菜做饭、晾晒衣物,将旅行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呈现出一幅诗意的生活画卷。这一场景不禁让人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体现了西宁文旅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从流量焦虑向价值沉淀的成功转型。
自然与人文交融
这座小停车场受到青睐并非偶然。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城市,西宁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麒麟湾公园,则是这座城市核心区的一片“绿洲”。这里既有清爽宜人的自然生态,又融合了河湟文化的独特韵味。丁香花盛开的春季、凉爽舒适的夏季,为自驾游群体提供了绝佳的停留环境。此外,停车场紧邻城市主干道黄河路,交通便利,周边商业设施齐全,公园内部健身场地、公厕等基础设施完善,满足了游客驻车后体验本地生活的各种需求。无论是支起帐篷还是烹饪美食,这种“沉浸式”的旅居模式,正契合了现代自驾游群体对自由与惬意旅行的追求。
一对新疆老人的西宁情缘
8月13日,来自新疆塔城的艾买提老两口驾驶一辆越野车抵达这里。70多岁的老大爷精神矍铄,他和65岁的妻子分工明确——大爷负责开车,妻子则承担后勤保障工作。两人退休多年,一直梦想着环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年,他们终于踏上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在西宁的几天里,他们被这里的山水美景深深吸引。“西宁的北山美丽园、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太美了,还没看够!”大爷笑着说道,“我们打算攒钱买辆房车,以后带着儿孙再来深度游西宁。”
外地车辆数量激增的背后
据停车场管理员虎女士介绍,今年外地自驾游车辆的数量比去年多了两三倍,高峰期集中在7月初至8月上旬。最多的时候,外地车辆占据了停车场1/3的车位。其中,来自湖南的一对老夫妻7月中旬连续在此驻留5天。白天,他们驾车游览西宁及周边景点;晚上回到停车场支起帐篷炒菜做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闲聊时,这对夫妻表示:“西宁气候舒适,不冷不热,比起老家30多度的高温,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听到外地客这样说,虎女士感慨万分:“看到这么多外地人喜欢西宁,我们心里也特别高兴,说明西宁的魅力值一直在提升!”
从“打卡即走”到“沉浸式旅居”
游客愿意停留,正是西宁文旅“软实力”的生动体现。过去,西宁依赖传统景区和宣传引流的方式,可能面临游客“打卡即走”的尴尬局面。然而如今,以麒麟湾公园为代表的城市休闲空间,通过自然环境、文化氛围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让游客不再只是匆匆过客,而是真正融入当地生活。在这里,旅行不仅仅是观光,更是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深度互动带来的真实感与记忆点,为西宁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形成了“以小见大”的品牌传播。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停车场,承载了外地游客对西宁的美好印象。它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现了西宁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和服务之暖。外地游客在这里感受到的每一份惬意与诗意,都是西宁文旅“软实力”的直观呈现。这也标志着西宁正从“被动引流”迈向“主动留客”的成熟阶段。未来,随着更多类似“小而美”空间的涌现,西宁必将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目的地。
记者 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