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对无薪试岗说不,还职场清朗

发表时间:2025-08-27 09:25:00

据报道,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设置3-10天的试岗期。临近试岗期结束,便以“经验不足”“人岗不匹配”等理由辞退劳动者,并拒绝支付试岗期工资。劳动者被“白用”后,想要通过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讨薪,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又会成为难题。在当下这个火热的求职季,是放弃机会,还是极有可能被“白用”?这似乎成了太多求职者的两难境地,也成了职场一个绕不开的堵点。何以疏通?唯有整治!

当下职场,不论是新人求职,还是跳槽转行,都是作别过去的学生生涯、打工生涯,以着全新的姿态与希望,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怀揣着满腔热情。3-10天的试岗期,且犹如“鸡肋”,或去或留虽是一念间,背后却是生活的压力与求职的焦虑,是对工作的渴求与对自我的确认。面对这种不平衡的双向选择、这种无追溯性的约定协议、这种语焉不详的“试岗体验”……有谁会想到它竟会是一个求职陷阱,有谁会想到辛辛苦苦、尽力表现的“试岗期”会秒变成“白用期”,有谁会想到过程中没有任何工作失误,甚至没有收到任何违规提示的自己,会是那个被“潜规则”无情淘汰掉的“经验不足”“人岗不匹配”之流。这似乎与之前的校园,还有职场,太不一样。

这一社会怪象,到底是求职者能力太差、经验不足?还是相关企业要求太高、出现招聘瓶颈?到底是真实用工需求在招人,还是钻法律空子在白嫖?纵观此吃相,白嫖无疑!这些企业正是摸准了求职者的心理,将求职者对岗位的硬性需求当成“开源”,将求职者被“白用”之后不会“大费周章讨要小钱”的无奈当成“节流”,如此如意算盘,占便宜可谓是达到了极致。这样的企业,怎么还能让他们堂而皇之进入招聘市场?怎么还能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霍乱职场?如何整顿?被骗的求职者应该充当起主力军!要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保留好自己的工作记录、聊天记录和录音等证据,申请劳动仲裁讨要应得的薪资。即便是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维权,也应该将他们曝光在社交媒体,警醒后来者。

“无薪试岗”属于违法行为。只要存在用工行为,用工单位就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或许“试用”也是企业筛选到匹配员工的一种手段,但任何打着“试岗”旗号的“白用”,都是无良企业妄图跳出法网的惯用伎俩,都是挑衅公平与正义的流氓逻辑,都是违背社会文明与秩序的灰色烟雾弹。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你需要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但你更需要拥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和一双慧眼,认真筛选、理性辨识,不受蛊惑不被欺骗,那个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就会与你结缘,聪明、努力的你肯定会闯出属于你的一片天。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处罚及宣传力度,降低维权成本与周期,并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让那些明知故犯的失信企业褪掉面纱、无所遁形。

整治怪象,需要你,也需要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维护法律的尊严、营造职场的良好秩序,还职场一片朗朗晴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彦(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