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际权威金融杂志——英国《银行家》发布"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
上海银行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按一级资本排名跃升至全球第66位,较上年提升1位;按资产规模排名位列第76位,较上年上升2位,两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上海银行资本实力与资产质量的充分认可,更折射出其深耕中国金融市场的战略定力与转型成效。

业绩亮点纷呈 多项指标稳健提升
作为扎根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区域性龙头银行,上海银行2024年持续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截至年末,该行一级资本净额达2504.11亿元,同比增长7.38%;资产总额突破3.2万亿元大关,增幅4.57%。
资本充足水平全面提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攀升至14.21%、11.24%、10.35%,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83、0.82、0.82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
在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上海银行聚焦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投入。
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全年新增贷款优先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线上渠道交易替代率持续提升;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超30%,ESG投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底,上海银行对公客户中科创型企业占比达38%;在其他非息收入中,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理财业务收入增长17%,轻资本业务模式逐步成型。
消费贷中优质客群占比提升至65%,数字渠道交易量增长43%,完成从"规模驱动"向"客群质量驱动"的转变,科技投入占营收比达3.2%,在城商行中位列前三。
其打造的"上行智脑"AI系统已应用于200多个业务场景,数字化贷款审批效率提升40%。这些投入将在未来3-5年逐步释放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官方账号不断发布在跨境金融方面的业务突破,作为上海自贸区首批试点银行,上海银行跨境金融服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
随着科创板做市商资格等牌照的获取,其投行类业务储备项目已达300亿元,构成未来业绩的潜在增长点。
排名持续进阶 国际影响力稳步扩大
创立于1926年的《银行家》杂志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其每年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以一级资本为核心评价指标,覆盖全球180余个国家地区,被视为衡量银行业综合实力的黄金标准。
上海银行自参评以来排名逐年提升,此次一级资本排名较2015年初次入榜时的第108位已累计上升42位,生动诠释了其从区域性银行向国际化商业银行迈进的发展轨迹。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银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上海银行仍能保持资本规模与资产质量的同步提升,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该行通过深化零售转型、强化财富管理、发力跨境金融等举措,构建起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同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风险管理升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起点上,上海银行表示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以更实举措支持实体经济,以更强担当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银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随着经济回暖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这家万亿级城商行有望在新一轮金融高质量发展浪潮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