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集团“补税炸弹”引爆:俞敏上任半年净利暴跌96%,明星产品销量腰斩陷十年低谷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新董事长俞敏上任不足半年,太极集团营收净利双降,牵动着4万多名股东的心。3月底,太极集团连发两份公告,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两家子公司需补税1亿元,受补税事件影响,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更正,净利润同比降幅从此前预告的80.98%

    2025-04-06 20:01:00 实时讯息
  • “火腿第一股”或再次易主!金字火腿一季度营收下滑,创始人8年累计套现近12亿元

    4月22日,金字火腿(002515)发布一季报,公司营收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2.76%;净利润2433.71万元,同比增长2.93%。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同比下降77.92%,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025-04-22 20:03:00 实时讯息
  • 消费贷“狂欢”终结?多家银行消费贷上调利率 回归“3时代”

    消费贷“内卷式”降价将告一段落,回归“3时代”。近期,贝壳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即将上调。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4月1日后,银行消费贷将不再有3%以下利率的产品。“利率回升挺好的。”在某银行个人信贷部门供职的张峰听到利率将上调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近

    2025-03-31 21:45:00 实时讯息
  • 青岛银行去年归母净利润增20.16% 净息差降0.1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宋钦章 每经编辑:张益铭日前,青岛银行(SZ002948,股价3.97元,市值231.07亿元)召开了2024年业绩发布会,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青岛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较上年增加10.25亿元,增长8.22%;净利润44.05亿元,较上年增加7

    2025-04-13 22:46:00 实时讯息
  • V观财报|海油工程: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3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V观财报|海油工程: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3亿元-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4月8日,海油工程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海油集团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A 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高于人民币5亿元。(中新经纬APP)

    2025-04-08 17:19:00 实时讯息
  • 舍得酒业一季度核心指标“四增两降”全面向好!

    4月25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SH600702,以下简称“舍得酒业”)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报显示,去年理性降速、持续去库存效果显著,叠加全力拼经营策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1亿元,多项核心指标改善。尤其是一季度净利润超去年全年净

    2025-04-27 14:33:00 实时讯息
  • 顺丰去年盈利超中通重返行业第一,文旅、国补等贡献收入增量

    日前,顺丰控股(002352.SZ;6936.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44.2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51%至101.70亿元,创A股上市以来新高,时隔三年后超越中通重返第一。全年业务量达132.6亿票

    2025-04-01 20:30:00 实时讯息
  • ETF规模剑指4万亿,“长钱长投”市场生态加速构建

    4月16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据介绍,今年以来,沪深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元,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300亿元。2024年,两市ETF净流入约1.2万亿元,其中沪市ET

    2025-04-17 06:37:00 实时讯息
  • 新华社权威快报|同比增长4.2%!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持续增长

    财政部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增长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6%。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节能环保等领域保障有力。收入方面,一季度,全国一

    2025-04-19 15:22:00 实时讯息
  • 欧菲光净利承压,盈利靠政府补助,智能汽车业务难挑大梁,重组恐难翻身

    2024年,欧菲光(002456.SZ)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五年出现亏损,公司仍未完全走出果链阴霾。证券之星注意到,政府补助成为公司去年盈利的关键。净利润承压之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历史高点。此外,公司重点布局的智能汽车业务不仅未能扛起营收大旗,毛利率还出现下滑。在这一背景下

    2025-04-11 17:2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