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信网络深度融入生活,却成了诈骗分子的“温床”。这类诈骗智能化、非接触,成本低、收益高、易复制、难追查,致使犯罪分子肆意作案,已成突出犯罪类型。诈骗手段翻新迅速,无孔不入,看似遥远,实则近在身边,陌生来电、莫名链接都可能是陷阱。为遏制高发态势,守护群众利益,隆阳警方每周将发布一起典型电诈案例,剖析作案伎俩。大家务必警醒,以防受骗!
隆阳警方
,赞28
客服类诈骗
“你好,我是某短视频客服”
“您开通了某短视频直播会员”
“后续每个月都会从您账户中扣钱”
“您想要关闭的话,需要配合操作……”
你是否接到过这样的“客服”来电?
声称你开通了直播会员会导致每月扣费
主动热心要“帮”你取消
千万不能信!
扣钱是假,骗钱是真!
真实案例
近日,辖区李女士接到“00”字样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电话中对方谎称李女士开通了直播会员,如不关闭每月会自动扣费2000元,李女士信以为真便同意关闭该功能,在通话过程中“客服”告知李女士通过手机浏览器下载了一款陌生App办理退订业务。

随后,“客服”指导李女士进行了输入银行卡密码、人脸识别以及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等操作,随后她的手机屏幕多次出现了黑屏、闪烁等现象,当时手机虽无法使用但能正常保持通话,待手机恢复正常后,李女士收到了很多短信,提示其银行账户发生多笔转账交易,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最终损失3万余元。

诈骗手段
一、骗子自称某短视频客服,谎称用户意外开通“直播会员”或“百万保障”服务,如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费,利用恐慌心理诱导操作。
二、要求受害者通过浏览器访问伪造的“某短视频客服”页面,下载第三方软件。
三、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信息
,并引导打开手机银行/支付软件。

四、一旦获得权限,立即远程锁死手机(黑屏),切断用户控制权,趁机转账。部分案例中,骗子还设置呼叫转移,阻断外界联系。
警方提醒
1、核实身份: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客服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信息和链接。
2、谨慎点击链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尤其是涉及资金和个人信息的链接,以免进去点入钓鱼网站。
3、不轻易转账:任何要求转账的理由都要高度警惕,抖音官方不会以关闭会员为由收取费用,如遇此类情况,可判断为诈骗。
4、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账号、密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防止被骗子利用。
来源:隆阳警方
编辑:李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