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蚊媒密度,降低蚊媒染病流行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25日,广州荔湾区在全区开展“防蚊灭蚊防控蚊媒传染病”主题爱国卫生行动。

当天下午,荔湾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城管局、海龙街道办事处、广州花博园等单位在广州花博园开展“防蚊灭蚊 防控蚊媒传染病”主题爱国卫生行动,其他部门、街道同步开展,形成多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立体化防控格局。
广州花博园位于广佛交界,花草苗木众多、蚊虫孳生风险较大。当天,来自越泰(广东)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12名工作人员分成六组,带着6台机器在各个苗木、园艺档口穿梭,每组一人负责喷洒,一人负责清理积水。
该公司工作人员张灿坚介绍,超低容量喷洒用的是触杀型药物,药物低毒,喷出来后能在空中飘浮大概半个小时,起到快速灭蚊的作用,同时,他们还要对蚊虫孳生地进行处理,如清理积水、翻盆倒罐,如果处理不了就投放药剂,如颗粒剂、缓释包等,此外,他们还要对茂密的树林、石堆这类地方进行滞留喷洒操作。
花博园园林师邓子扬介绍,街道同园区一般一天进行三四次清理,包括每天一早一晚对花场前后各进行一次消杀,街道还会定期派送杀虫、熏蚊子的物品。
“我们把场区的遮阴网拆了,让阳光直射进来,风机从上班到下班时间都是开着的,减少积水。此外,我们还用了加大型的畜牧、农业专用蚊香,点一根能烧一天,烟比较浓,劲儿比较大,杀蚊效果很好。”他补充道。

当下,广州进入登革热疫情流行季,佛山陆续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按照荔湾区部署,各部门、各街道要落实好每周2次卫生大扫除制度,各街道要落实每周1次公共外环境灭蚊及全市集中灭蚊行动。
当天,工作人员还发动海北、海中等周边居民开展居家灭蚊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入户科普等形式,向居民、商户、务工人员普及防蚊灭蚊知识。区疾控中心专家现场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与预防要点,强调“清积水、灭蚊虫、勤防护”的重要性。针对园区周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建筑工地等场所,区卫健局、海龙街道联合开展防蚊灭蚊监督执法行动,发出整改意见书1份。
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远介绍,如果被有毒的蚊子叮咬,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疼痛,特别是肌肉疼痛,如果感染了基孔肯雅热,小关节疼痛会比较明显,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去就近的医院就医。
他建议市民做好防蚊措施:第一,外出工作时尽量穿浅色衣服,能穿长袖长裤更好,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第二,家里要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防止被蚊子叮咬;第三,家里进了蚊子要及时消灭,比如用蚊香等工具;第四,要清除家里的积水,像富贵竹这类水生植物,一周至少要换两次水,换水时还要用自来水冲洗根部,避免蚊子孳生。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实习生:田雪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实习生:田雪桐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美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