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之女刘昶踏父足迹天安门观礼:两代人的阅兵情缘

发表时间:2025-09-03 09:58:00

9月3日,重庆第一中学退休教师刘昶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台,心中默语:“爸爸,我也来到了天安门,看到了您曾经看到的荣光……”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后代、优秀教师代表,她受邀观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观礼台上,她心潮澎湃,默默告慰已故的父亲——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黄荣昌。

刘昶。

刘昶收到观礼邀请时,感到非常惊喜和激动。“感谢国家给予劳模后代的无上荣光。”刘昶说,她将把这份荣耀转化为教育子孙后代的动力,引导他们学习父亲的精神,不忘初心,为实现强国梦努力奋斗。

刘昶的父亲黄荣昌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动锯机,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4年,黄荣昌作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5周年庆典。那天,他站在新建成的观礼台上,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的整齐方阵,激动得热泪盈眶。

此后,他又相继五次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阅兵。

“武器一次比一次先进,队伍一次比一次壮大!”刘昶不止一次听过父亲提起这样的对比,心中也充满了自豪。让父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一次阅兵式上,他还看到了“重庆造”的冲锋枪。

作为劳模后代,刘昶继承了父亲的精神追求。她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目前是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退休的高级教师。

收到邀请通知后,刘昶特意翻看了父亲留下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1954年朱德总司令用四川话与黄荣昌等代表话家常的珍贵合影。

黄荣昌(左二)与朱德。

她记得,父亲退休后仍保持着一个习惯:拒绝任何特殊化待遇。2014年,88岁高龄的黄荣昌受邀参加重庆市劳模表彰大会时,还一直强调,坚持不要专车接送。

在观礼台前,刘昶眼含泪光。

她望向广场上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仿佛看到父亲那代劳模们奋斗的身影与今天的盛世荣光交织生辉。

“这将是我们家族永志不忘的记忆。”她说。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受访者供图